欢迎您访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平和县山格镇:“三三”工作法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路径

来源:平和县农村合作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2-11-23 16:36
相关文章:

  平和县山格镇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率先在全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工作,以“三三”工作方法,全面摸清“家底”、深入查找“病灶”、精准清除“病症”,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路径。

  一、强化“三个保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及时公开招聘3人充实队伍,抽调相关所站人员成立业务专班。根据镇14个村(社区)实际情况,划定4个片区,明确责任人,实行业务人员包片制,确保专班业务指导全覆盖。二是强化机制保障。镇主要领导多次主持召开部署会、加温会、专题会,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整治工作。各部门横向联动、协调推进,各村迅速传达部署、推进落实,为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清理整治全面铺开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政策保障。以《平和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为指导,研究制定《山格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锻造“标准尺”、划定“路线图”,制定作战图。

  二、严把“三个环节”。一是集中清理。建立“村级自查+专班复核”工作机制,摸清各村集体“三资”情况底数,填写《山格镇XX村资产资源清查表》,做到一村一台账。结合全市开展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2018年6月1日以来镇村建设项目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共排查65个项目,其中公开招标项目3个,小规模项目62个。镇纪委监委公布举报电话、设立意见箱,畅通群众反映渠道。目前,累计核查经济合同344份,涉及金额2035.81万元。二是专项整改。建立“日督促、周汇报”机制,综合运用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分批分类解决问题合同,避免“一刀切”。目前,累计向各村发放各类督促整改移交清单25张,发放承包金拖欠催缴通知单13张,整改完成合同105份。镇纪委监委对各村“三资”清理工作阶段性任务进行督导检查,对在工作中推进不力的村书记、业务人员,立即进行提醒、约谈等,目前累计6人次。三是典型带动。坚持先易后难,对村两委班子过硬、“三资”管理规范的村和基础薄弱、资料不全的村分类整治。将土地征迁量比较大、信访问题较为突出的村进行“重点体检”,打造成示范村。结合示范村经验做法,广泛宣传开展“三资”清理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和方法步骤,引导发动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为“三资”清理在全镇规范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三、取得“四个成效”。一是壮大了集体经济。按照村干部首先清、党员带头清、群众跟着清的工作思路,收回一批历史欠账,一批纠纷矛盾得到了化解,追回拖欠集体承包金及资金203998元。农村集体家底厚起来,群众更有幸福感,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进一步强化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村级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找准了目标方向,以实际成效助推乡村振兴。二是建立了长效机制。强化源头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坚持把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避免走“清了占、占了清”的老路。规范农村集体会计事务监管中心报账流程,着手制定《山格镇农村集体工程项目交易监管办法(试行)》《村级集体资金支付方式及管理办法》《山格镇农村“三资”处置合同签订审核表》《山格镇征迁款管理办法》等制度,根据山格镇实际明确资产资源交易基础价格。三是规范了监管程序。建立14个村(社区)“三资”监管微信群,将财务票据内容在微信群公示公开,由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入群实现“指尖监管”。不定时组织“三资”清理“回头看”,巩固工作成效。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保障队伍专业性及稳定性,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四是整顿了工作作风。镇村干部不畏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治工作难题,勇于直面问题,深入“深水区”,敢接烫手山芋,增强了群众工作本领,调动了镇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突出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了“新官不懂旧账、新官不敢管旧账”的问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