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骗补专项整治 > 具体成效
福州市2291个村(社区、组)集体资金超1200亿元,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丰富、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如何守住集体“家底子”,护好群众“钱袋子”,有效筑牢“防火墙”,防范“微腐败”?
近年来,福州市不断探索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为载体,建立全链条治理体系,多措并举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全面提升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效能。
一、精准发力,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农村集体“三资”是村民关注的热点,只有找准问题,才能精准发力。在“点题整治”中,福州创新工作督导机制,下大力气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三资”领域突出问题,建立联合督导工作机制,开展专项督导检查,集中摸排问题线索。
2024年,福州梳理出合同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不规范、资源资产被侵占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共1283个,已全部完成整改,收回资金、资产84万元,收回拖欠租金8556万元、新增租金收入8万元。
在“三资”专项整治推动下,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外村村民就尝到了集体经济增值的甜头。“村里的水果批发市场在平台上挂牌竞租后,10个竞拍者多轮竞价,以每年98万元成交,溢价率96%,远超事前估价。”南门外村一位村干部说。
“三资”既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也是基层“小微腐败”易发、多发地带。福州创新工作调度模式,会同省市人大代表、省监委特约监察员开展实地督导,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对工作落后的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约谈,合力推动落实。
为推进问题整改落实机制,福州对摸排发现的问题逐项研判,实行清单式管理,能马上整改的督促立行立改,问题复杂的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涉及违法违规的及时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实行销号闭环管理。
二、环环相扣,建立全链条治理体系
农村集体“三资”存在“家底不清、监管不强”等现象,正成为影响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的堵点,因此福州首先在资产核查上“落子”。
为确保“三资”能够明明白白地摆上“棋盘”,依托福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平台,全市2291个村(社区、组)已累计公开集体资金1208亿元、资产16.4万项、资源5.3万宗,发布资产资源招租信息2033条、公开在建工程信息10680项,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监督权。
开展清查摸底工作以来,福清市龙江街道共收回集体资金805万元,村级年增加收益合计33万元;晋安区日溪乡点洋村将乡村振兴融合项目的青红酒厂纳入村级固定资产,项目投资高达539万元;仓山区金山街道卢滨村采取司法手段,催缴被拖欠租金50万元……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福州创新系统化治理模式,构建“市领导领题挂帅、主管部门强力推进、纪委监委监督保障、市县两级同步推进”的专项整治工作格局,印发实施方案,实施“六以六全”全链条治理提质增效行动,做到资金、资产、资源并重,整体联动推进。坚持环环相扣,通过全面排查摸底、登记造册、村集体收支非现金结算、资产阳光交易、村集体信息公开等举措,形成清晰完整的工作链。
从渠道上解决问题,福州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模式,建立健全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023年底,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建设思路,成立福州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搭建一站式公开交易体系。市级平台开通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全市共成交687宗、成交额达7.96亿元、平均溢价率达14.3%,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亿元。
三、数字赋能,推进管理模式创新
村里的集体资产租给了谁?村里的集体资金用在了哪里?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长期举办城市,福州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全省率先推动“点题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模式创新。
“所有的发票经过街道审核报销,该发的一分钱不少,该报的一分钱不多。”台江区宁化街道分管“三资”管理工作负责人介绍,近日,会计对长汀经合社肖培英等17人的工资报账票据审核无误后,经银行卡转账支付,当天下午就发放完毕。而以前的经合社里有备用金,资金使用的过程掌握不了,现在通过非现金结算,一笔一笔都有迹可循。
通过创新集体资金结算模式,福州在全省率先出台制度文件,形成全过程轨迹监督,实现“掌中办、实时管、全程督”。目前,全市160个乡镇(街道)2291个村(社区、组)100%完成“村务卡”开设、启动二维码“扫码收入”,100%实现村集体资金往来网上审批,完成资金审批19万笔,涉及金额超39亿元。
通过创新数字化监管模式,福州在全省率先建成集体“三资”数字管理系统,与福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网上公开平台、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e福州App互联互通实现“一网统管”,全市集体“三资”监管制度、系统版本、科目类别、核算规则、安全等级做到“五统一”。依托市级系统,推行“无公开不审批”机制,村财支出等信息同步在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公示后,才能审核审批过账,持续筑牢农村集体经济的“防火墙”。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