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骗补专项整治 > 具体成效
2024年,泉州市以数字化平台联通共管,促进村集体“双增收”。一方面,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落实福建省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四立一督”机制,新建“一网式”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9月1日全市启动推行以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增值1917万元;另一方面,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增建农村集体“三资”和“银农直联”无现金收支平台,并与“福建省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等平台直联互通,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发现并整改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被侵占、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和农村集体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问题1207个,收回资金、资产283.29万元,收回土地等资源面积109.96亩,收回拖欠租金2262.06万元,清退、收回203.31万元,新增加租金收入212.80万元。
事例1: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全程电子化“一网式”交易。泉州市以规范交易窗口、规范流转交易内容、规范民主决策过程、规范交易程序、规范交易条款、规范流转合同,统一鉴证发证、统一公开公示至泉州小微权力监督平台为主要内容,打造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全市12个县(市、区)2523个农村集体产权全部纳入流转交易范围,目前已有1200宗农村集体产权流转项目申请入场交易,已挂牌的项目1082宗,挂牌金额3.89亿元,已成功交易658宗,成交总金额2.26亿元,资产资源类成交总额14842万元,增值额1052.71万元,资产资源溢价率7.62%,工程、采购类成交总额7773.06万元,节约资金864.44万元,节约率10%。
事例2:填补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空白”。加强市域内村(居)民小组“三资”管理,制定《泉州市加强农村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工作措施》,实行“组财镇管(代理)”“组财村管”和“组财组管”等模式,推行组财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报账、统一公开,将全市存于个人户头上的493个村民小组资金8910万元全部存入集体账户,全市组财管理全覆盖,全面杜绝小组“微腐败”和组财流失的问题产生。
事例3:“两个平台”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运行。2024年,泉州市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会计制度在科目、核算内容变化(新增14个、调整4个、取消1个),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泉州市农村集体“三资”新版管理平台和农村集体收支资金结算无现金化平台,以数智化平台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质效,实现村财“平台管”、群众“掌中督”。全市的2580个村集体(居、股份经济合作社、小组、村办公司等)实行新会计制度计账,开设银农直联的账户数2580个。全市办理收款二维码村集体2523个、村务卡2523个。已成功支付34.01万笔,涉及金额19.22亿元,通过“一键公开”实现村财在线公示公开,村财公开报表数据19841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